日常生活中,运动或劳累后常会感到身体疼痛,但“筋疼”和“肉疼”的成因、表现和应对方法并不相同。如何区分?
1. 疼痛部位不同
筋疼:主要指肌腱、韧带等结缔组织的疼痛,常见于关节周围(如手腕、膝盖、脚踝),疼痛较深,可能伴随僵硬或活动受限。

肉疼:指肌肉组织的酸痛,多出现在大肌群(如大腿、肩膀、腰背),按压时酸痛感明显,常因乳酸堆积或轻微拉伤引起。
2. 疼痛特点不同
筋疼:多为刺痛、牵拉痛,活动时加重,休息后缓解较慢,严重时可能伴随肿胀(如扭伤)。

肉疼:多为酸胀痛,运动后24~48小时最明显(延迟性肌肉酸痛),热敷或按摩可缓解。
3. 常见原因不同
筋疼:多因突然发力、姿势错误或慢性劳损(如网球肘、足底筋膜炎)。
肉疼:多因过度运动、缺乏热身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(如久坐腰酸)。
4. 如何应对?
筋疼:急性期冰敷,避免剧烈活动;慢性疼痛可热敷或做温和拉伸,严重时需就医。
肉疼:适当按摩、热敷,补充蛋白质和电解质,轻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。
北京劲松中西医结合医院正规温馨提示: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,或伴随红肿、无力,可能是严重损伤,建议就医检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