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名医科普 > 健康资讯 >

阳气足则百病消,补阳气做好这四点

发布时间:2023-06-09 15:54 来源:本站原创 浏览量: 字号: 字号 字号增大

中医认为,人之生长壮老,皆由阳气为之主;精血津液之生成,皆由阳气为之化。常说“元气大伤”,就是伤了阳气。阳强则寿,阳衰则夭,阳气足,则脏腑功能好,阳气不足,脏腑功能就问题多多。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,人的各项活动都需要消耗阳气。随着岁数增大,阳气生发很困难,阳气越来越少,疾病也就越来越多,今天北京劲松中西医结合医院跟大家分享这四种方法可以补充阳气。
1、最简单:晒太阳,养阳最简单的方法晒太阳。晒太阳背光而坐最好,因为背部有一条不可忽视的经络——督脉。督脉有“阳脉之海”之称,总督一身之阳气。把背晒热、晒舒服了,人体的阳气也就充足了。
一般晒太阳的时间最好选在上10-11点之间,此时阳光比较充足,光线也比较柔和。晒太阳的效果最好。晒太阳的时间长短可因人而异同,中青年每1-2小时,老年人30分钟左右即可。千万别隔着玻璃晒太阳,那样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。
2、穴位按摩可以帮助激发体内阳气,增强体质,尤其是寒冷的冬季,特别适合老年人。
常按这四个穴位,① 风池穴,足少阳胆经腧穴,临床用于改善头晕、头痛、失眠、记忆力下降、颈项酸痛等症状。② 关元穴,任脉要穴,临床用于改善怕冷、尿频、小腹冷痛、腹胀腹泻等症状。③ 肾俞穴,足太阳膀胱经腧穴,临床上用于改善腰膝酸软、夜尿频数、眼花、耳鸣等症状。④ 劳宫穴,手厥阴心包经腧穴,临床上用于改善失眠、胸闷、心悸、手掌多汗等症状。
3、常喝这三种粥,先天之气来源于肾,后天之气来源于脾胃。脾胃保护不好,就得不到后天之气,后天之气没有了,肾的先天之气也得不到能量和补充。粥是最容易消化和吸收的,也最容易化成气血,减轻人体肠的负担,冬季可以喝四种粥来补充肾阳。
①桂圆栗子粥,桂圆是补心养血的,栗子是补肾的。适合心肾两亏的人,表现在经常有心慌、心悸、失眠,同时有肾亏、腰酸、怕冷。
② 山药羊肉粥,可温补脾肾,适合饮食不能消化,大便经常浠溏,又怕冷,面色也不好,腰酸怕冷的人。
③ 枸杞羊肉粥,枸杞子是温补肝肾,羊肉也是补肾的,再加点葱白可以通阳,粳米补气血,适合于阴阳气血都亏、体质较弱的人。
4、常泡脚,可以保暖,又可以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,通过刺激足部数十个穴位达到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。晚9点泡脚最护肾,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补肾,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,在此时泡脚,身体热量增加后,体内血管会扩张,有利于活血,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。
最后,北京劲松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议大家尽量少做6个行为,对氧气会损伤:1、早餐过饱;2、贪凉;3、熬夜;4、太晚剧烈运动;5、早上洗澡;6、心态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