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的保质期与药材类型、储存条件密切相关。若保存不当,药效可能逐渐减弱,甚至变质失效。
1. 不同中药的保质期
草本类(如薄荷、金银花):干燥保存约1~2年,受潮后易发霉。

根茎类(如黄芪、当归):质地较硬,可存2~3年,但霉变或虫蛀后需丢弃。
矿物类(如石膏、龙骨):性质稳定,可存3~5年,但需防潮结块。
中成药(丸剂、颗粒):包装标注保质期通常为2~3年,过期后不宜服用。
2. 变质信号
变色、变味:药材发黑、有酸腐味。

虫蛀、霉斑:表面出现白毛或虫洞。
潮湿黏连:原本干燥的药材变软结块。
3. 正确保存方法
防潮防霉:密封存放于阴凉干燥处,可加干燥剂。
避光防虫:玻璃罐或真空包装,定期晾晒防虫。
分类存放:芳香类(如陈皮)需单独密封,避免串味。

北京劲松中西医结合医院正规温馨提示:过期或变质的中药可能产生毒性,切勿服用!建议定期检查库存,确保药效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