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末伏的到来,标志着炎热的三伏天即将画上句号,凉爽的秋天正悄然临近。与头伏和中伏不同,末伏这10天,是由夏入秋,由热渐冷,阴阳变化交替的关键时期。因此,在末伏时节,我们需遵循自然规律,相应调整日常一些生活习惯。
【饮食调整】
1、清热祛湿:末伏期间,天气依然炎热,人体容易出汗,导致体内水分流失。我们在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的同时,还应注意祛湿。可以选择一些清热祛湿的食物,如绿豆、薏米、红豆等,这些食物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湿气,减轻身体的负担。
2、健脾益气:经过夏季的炎热和潮湿,很多人的脾胃功能会有所减弱。因此,在末伏期间,应当注重健脾益气的饮食调理。可以选择一些易于消化、营养丰富的食物,如山药、莲子、扁豆等,这些食物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,改善食欲不振、疲劳乏力等症状。
3、滋阴润肺:随着天气逐渐转凉,应少吃辛辣多吃酸,同时应对秋季的干燥气候,可以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,如银耳、百合、梨、山楂等。

【起居调整】
1、早睡早起:末伏期间,白天依然炎热,但早晚气温开始下降。因此,建议早睡早起,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,早睡养阴,早起升阳,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。
2、防暑降温:尽管末伏已是秋季,但紫外线强度是不容忽视的。在进行户外活动时,仍需注意防暑降温,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,出门时应戴帽子、墨镜,使用防晒霜等防护措施。
3、适度运动:应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,如散步、太极拳、瑜伽等,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,损耗体力。

在末伏这个特殊的养生时期,通过调整饮食、起居习惯,帮助我们的身体慢慢适应气候的变化,帮助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,以便更好地迎接秋冬季节的到来。